1356-421-6940 •

乙谛技术指导

胀紧套与带轮失效打滑 如何改造

发布日期:2017-07-25 来源:http://www.sh-edi.com 上海乙谛技术指导


本文引用了顾客长期在使用胀套体验,对胀套式联接结构进行改造和重新设计,不仅达到了修复要求,并在生产实践中成功应用,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。

机械传动在机械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,主要是指利用机械方式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传动。机械传动按传力方式,主要有链传动、齿轮传动及带传动等方式。

带传动是具有中间挠性件的传动方式,由于传动带富有弹性,并靠摩擦力进行传动,因此它具有结构简单,传动平稳、噪声小,能缓冲吸振,过载时传动带会在带轮上打滑,对其他零件起过载保护作用,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传动等优点,在机械传动中应用最为普遍,特别是带传动中的V带传动,应用极为广泛。

带轮和轴的装配,最常见的为键联接;但键联接由于带轮和轴的同心度不好,高速转动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,所以在一些高速机床和高精密机床上常选用胀紧套的结构形式。

1. 问题的提出

客户的CGK62 组合铣磨加工线的磨盘动力头( 直径800mm),动力传递是通过直径300mm的带轮传动,该带轮通过胀紧套和轴装配联接。在长期运行过程中,由于磨盘的频繁启停,造成轴与胀紧套、胀紧套与带轮之间的胀紧失效打滑,丧失传动能力,其结构如图1所示。胀紧套的局部结构如图2所示,由开口外套、开口内套、拉紧套和12个M8内六方螺栓组成。

胀紧套与带轮装配图胀紧套图纸

胀紧原理:通过螺栓把拉紧套2和拉紧套4向中间拉动,因拉紧套和开口内套之间为双向锥面接触,使开口内套的开口间隙、内径减小,从而让内套箍紧在传动轴上;同样,拉紧套和开口外套之间也为双向锥面接触,使开口外套的开口间隙、内径增大,从而让外套胀紧在带轮孔中。

通过分析,该结构胀紧套在制造过程中需控制好如下两点:

①内外套的双向锥度、两个拉紧套的锥度(共4个接触面)必须保持一致。②内套的内径与轴径、外套的外径与带轮内径两处的配合间隙要求必须相同。

以上两点的保证在零件制造过程中难度很大,而且在机械加工中必然会有误差产生,制造精度的提高必然增加制造成本。尤其是内套的内径与轴径、外套的外径与带轮内径两处配合间隙的不同会造成:①内套和轴箍死,拉紧套拉不动,但外套和带轮的胀紧力还不够,传动时外套和带轮之间打滑而发生丢转现象。②外套和带轮已胀紧,拉紧套已拉不动,但内套和轴的箍紧力还不够,传动时内套和轴之间打滑而发生丢转现象。

通过仔细分析和现场观察胀紧套的打滑研磨情况,发现主要发生在外套和带轮之间。通过和制造厂商联系,需把带轮和轴发到制造厂,重新修复带轮内孔后配做胀紧套,这样需一个月的工期,该机床需停工等待。

2. 结构改进

经现场讨论后决定,改造胀紧套结构,利用公司内部机床自行加工制造。改进后胀紧套的新结构如图3所示。改进后胀紧套局部部件如图4所示,该结构也由五部分组成:外套压兰、开口外套、开口内套、内套压兰和12个M12内六方螺栓。内外套压兰分别在带轮两端面上配钻螺栓孔。

改进后的胀紧套改进后的胀紧套

胀紧方法: 先在带轮内孔中放入开口外套, 外套压兰用螺栓和带轮把合固定, 带轮连同开口外套一起套在轴上调整好装配位置(可另加工定位套实现定位);轴头套上开口内套并插入外套中,用螺栓在带轮另一端面压上内套压兰,同时把内套推入外套中;继续紧固内套压兰螺栓,则可使内套箍紧在轴上的同时让外套胀紧在带轮孔中。

优点:该部件结构简单,胀紧过程只有一个接触面产生相对滑动,只需保证这一个接触面的锥度相同(原结构有四个接触面锥度均需相同);无需要求内套与轴、外套与带轮的配合间隙相同;加工精度除锥度配合外,再无精度要求,制造简单、加工工期短。

3. 效果分析

该胀紧套结构的改进大大缩短了修复时间,按正常返厂修复,至少需1个月以上,而且机床磨盘动力头轴需拆卸下来,修复后再重新安装。该动力头为精密加工动力头,重新装配后精度也会有变化;改造后无需拆卸动力头轴,所以精度不会变化。

使用该胀紧套修复费用低,正常返厂维修,来回运输费用加维修费需上万元;改造后我顾客公司内部加工费用不到1 000元。

该部件改造后已连续使用7个月,效果很好,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。

以上是我司顾客使用胀紧套多年,对胀紧套使用中存在的问题,自行开发克止,望广大顾客朋友看后,对使用胀紧套遇到类似问题有所帮助。

 

相关标签:胀紧套 带轮 防止胀紧套与带轮失效打滑方法